东门街道老协举办中老年人防跌倒专题讲座

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银龄安康。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提升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识,降低跌倒风险。近日,由罗湖区民政局指导,罗湖区老协主办、东门街道老协协办的“中老年人应如何预防跌倒”专题讲座,在东门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五楼温情开讲。活动吸引辖区50余名老年居民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
跌倒是“隐形杀手”,早重视方能早防范
“很多人觉得‘摔一跤而已’,但对老年人来说,跌倒可能是危及生命的‘第一步’。”讲座伊始,主讲人——罗湖区中医院退休专家刘彬主任便用一组数据引发共鸣: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跌倒发生率约30%,其中5%-15%会造成骨折等严重伤害,跌倒已成为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重要诱因。“今天咱们就讲‘怎么防’‘摔了怎么办’”。亲切的开场白,让在场老人专注倾听。

拆解“跌倒密码”:从病因到隐患全覆盖
针对老年人最关心的“为什么容易跌倒”,刘主任结合临床案例,系统梳理了四大常见诱因:一是生理因素,如视力听力下降、肌肉力量减弱、平衡能力退化;二是疾病影响,高血压、糖尿病引发的头晕或步态不稳;三是环境隐患,家中地面湿滑、夜间照明不足、家具摆放杂乱;四是药物副作用,部分降压药、降糖药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或嗜睡。刘主任用身边事举例,让抽象的“病因”变得具体可感。

防跌倒从日常习惯到科学干预
“预防跌倒,关键在‘细节’。”进入核心环节,刘彬抛出一套“组合拳”:环境改造要趁早——卫生间装扶手、地面铺防滑垫、夜间留小夜灯;身体锻炼不能少——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平衡训练,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用药安全需警惕——服药后静坐10分钟再起身,避免快速转头或弯腰;穿着打扮有讲究——选防滑鞋底、裤脚不拖地、眼镜定期验光。

摔倒后别慌!简易处理法能救命
“万一跌倒了,该怎么减少伤害?”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刘主任支招“三步法”:先判断意识——若意识清醒,缓慢翻身侧躺,避免仰卧压迫胸腔;再检查伤情——重点查看髋部、脊柱、头部有无剧痛或变形,勿随意起身;最后求救——拨打120时说明“老年人跌倒”,提醒医护人员携带固定设备。同时特别强调:“忍痛起身可能二次伤害,冷静等待救援更重要!”

“这样的讲座,我们举双手欢迎!”
夕阳无限好,安全伴晚晴。一场有温度,受到大众欢迎的防跌倒讲座,不仅为社区老人筑起了健康“防护网”,更传递着“老有善养”的民生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