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轻语时光留痕之132——好看好听的《东极岛》
8月13日,本来好好的,在家里做着日常该做的事,突然就心血来潮,想看电影《东极岛》,于是找到合适的放映时间和影院,独自出了门。兴冲冲的,渴望一场光影享受。
在深圳生活就是好吧,想什么时候看电影,就有电影可看;想什么时候吃饭,就有饭可吃。
那天与好友相聚,好友为活了半辈子,终于能一个人去看电影而高兴。当然,言语中也不免有些伤感。走着走着,路就窄了,同行的人也少了。虽然还不至于形单影只,但人生之路无论如何都要靠自己走下去。
“一个人看电影其实挺好的,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看几点的就看几点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自由自在。我对好友说。
我从年轻时候开始就能自己去看电影了,有了孩子以后,有时是一家三口,有时是跟儿子一起。但多大时候还是独自去看。多年前,人们还没习惯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经常是我一人包场,放映厅为我一个人放映。
咦,跑题了,我想说的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东极岛》。1942年,载有1800多名英军战俘的日本货轮在舟山群岛海域被潜艇击沉。危难之际,东极岛渔民毅然驾船冲向大海,成功救出300多名英军战俘。这就是二战期间,震撼世界的里斯本丸沉没事件。
渔民的行为很勇敢,思想也很单纯,海上有难,必须救,无论是什么人。面对生死,不能置之不理,只要是生命,就必须尊重。
电影《东极岛》拍得很感人,情绪渲染得合情合理,容易引起观众共鸣,比那部什么照相馆更能打动人。当男主角朱一龙扮演的阿赑(bi)慢慢沉入海底时,我听到后排座位的男观众不甘心地说:“导演干嘛要他死呢?”人们总是希望好人永远活着,或者死而复生。
让我惊艳的是扮演渔家姑娘的倪妮,从影片开始到结尾我都没认出她来,还以为是导演请的渔民本色出演呢。据说,倪妮为了这个角色,专门把自己晒得黝黑。我估计还增重不少,因为电影里有她的后背镜头,那是一个 “魁梧健壮”的渔民的后背。还有她大步流星的走路方式;说话的粗声大嗓;一脚蹬着船舷,两手拉着绳子的样子,完全没有城市女孩的娇弱,就是一个水生水长,离不开渔船的渔家姑娘。
至于朱一龙,曾看过他几部影片,除了觉得他演得好,总是记不住他真实的模样。对于演员来说,这是好事吧。观众记住的是他的角色,说明他把角色处理得好。影片里有很多他潜水的镜头,泳姿很漂亮。如果没用替身,那么他的泳技一定相当好。这是我看过的中国电影里,水中镜头最多的一部。但是他那一脑袋乱蓬蓬的长发,总让人有出戏的感觉,恨不能帮他理一理。那彪悍的身体,需要一头乱发吗?难道说这是海盗固有的形象?莫非是向加勒比海盗致意?
扮演朱一龙弟弟的吴磊,还有那位英军战俘,都很帅,让人眼前一亮。
电影的主题曲很震撼,有一种万物洪荒的感觉,那么悠远辽阔,表现出渔民大海一般的胸怀。可上天可入地,有难必救的信念不动摇。
如果不是配合着电影情节,这首歌也一样好听。
看完电影,坐地铁回家,暗中庆幸这样的心血来潮,没有错过一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