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疗愈岁月·银龄焕发新生 ——后亭社区开展老人园艺赋能小组
绿意疗愈岁月·银龄焕发新生
——后亭社区开展老人园艺赋能小组
阳春3月,后亭社区活动中心内,六位银发老人围坐桌前,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绿植。这是社工团队策划的“芳草疗心”园艺治疗主题活动,通过种植鸡毛菜、太阳花、微景观创作等五重疗愈体验,让老人在自然之美中重拾生命活力。
破冰:从一株绿植开启心扉
破冰环节以"植物盲盒"游戏开启,当发现彼此种植过相同植物时,老人们纷纷打开话匣,分享记忆中的"家味菜园"。"植物是跨越代际的情感媒介,能快速唤醒倾诉欲。"社工道出破冰设计的深意。
播种:十指沾泥唤醒生命动能
在播种环节,母阿姨小心地扶正菜苗,将营养土轻轻压实:“这像我孙女的小辫子,得扎稳了才长得好。”她一边动作一边向邻座的刘伯传授经验。种植快熟作物的过程不仅改善手部协调性,植物生长的可见周期更让老人重获生活掌控感。
创作:微景观里绽放心灵图景
在最具创意的微景观制作环节,苔藓、网纹草与迷你摆件在老人手中变身诗意小世界。魏叔叔打造的微景观赢得满堂喝彩:“赏心悦目,不经意的自然与和谐。”社工引入“园艺叙事治疗”技术,引导老人通过植物配置表达情感。
拓染:以自然为笔铭刻时光
小组尾声,老人们将山茶花、风铃木、蕨类叶片铺在棉布上,随着木槌的敲击,叶脉与汁液渐渐拓印成画。贺阿姨开心的托着印有紫苏纹样的布袋呢喃:“没想到效果这么棒!”植物拓染不仅锻炼老人握力,多重感官刺激更激活了衰退的记忆功能。
赋能:从被照顾者到绿色导师
李阿姨等种菜能手自发组建"顾问团",主动请缨担任社区花园养护志愿者:"我这双手还能教人种菜咧!"
这场融合五感刺激的园艺疗愈,创新性地将种植、创作、拓印等环节转化为康复训练。通过"阳台菜园打卡计划"等持续性任务,老人们从被照顾者转型为绿色导师,在土壤芬芳中重建社会角色认知。目前该模式已纳入社区常态化养老服务,让更多银发族在绿叶舒展间寻回生命的盎然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