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人物风采】 东湖东乐“长者最美家庭”之一:孙凤妮

日期: 2017-06-25 19:48:17  东湖老协     来源: 深圳老年协会

 (孙凤妮大姐在东湖街道“最美长者家庭”表彰大会上发言)

家和万事兴

    孙凤妮与刘永和夫妇都是罗湖区东湖街道东乐社区老协的骨干,凤妮大姐还兼任东湖街道老协秘书长之职;独生儿子现在坪山区工作,工作能力很强,深得领导赏识。今年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就是他挑头完成的,完成的很好,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扬。

她们家庭自1979年12月组建到现在,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走到今天,夫妇俩最大的感受是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如果不和谐,那就是生命中的不完美,人生中的最大不幸福;如果一个家庭不经历风雨的洗礼,这个过程也是不完整的。只有经过风雨洗礼、共同走过几十年、还能够和谐相处的夫妻,才会真正体会到少来夫妻老来伴的深层含义。

时间不会造就一个伟人,但能造就一个老人。不知不觉中,她们这个家庭就走过了38个春秋,时间让她们变成了一对老来夫妻老来伴。下面共同分享这个老来夫妻老来伴的家庭故事:

故事一快乐的退休生活

孙大姐2011年退休后到现在,六年过去了,让她感受最深的就是:被人所需就是她的快乐和自豪,因为她觉得还有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是一个能够与时俱进的老年人

一退休,她先是回到社区跟着大家一起玩,到罗湖区文化馆公益舞蹈培训班去玩,接着又到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读书。在玩的过程中,儿子给她买了个入门级的单反相机,当时不会用,也不懂快门优先还是光圈优先,更不懂用光、构图等,好在相机有傻瓜模式,她就拿着这个单反相机在社区里,在区文化馆拍,慢慢的她就被社区和文化馆认同,也就成了社区和区文化馆群星协会的摄影义工,她发现光拍照还不行,得录像,儿子又给她挑了一款很好操作的录像机,她就给大家又拍又录,过后把照片和录像发给大家,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欢。为了提高为社区服务的本领,她又到老年大学学摄影。为了处理照片,她又在学校学了图像处理;后社区舞蹈队需要音乐剪辑。社区的舞蹈排练,音乐是随时会变化的,不可能拿到外面去制作。为了学习音乐剪辑,她就去电脑提高班学习会声会影,自己练习剪辑音乐,熟能生巧,社区舞蹈二队的音乐都是她剪辑的,可以说被她剪辑过的音乐,已听不出剪辑的痕迹,只是耗费时间和耐心,因每剪辑一个音乐,她会反反复复耗费几天的时间,学校老师教的知识只是理论的,真正去做你需要的音乐,得靠自己去摸索了。

生活在社区,社区也给予她很多回馈,比如在人文摄影上就有了一些进步,这次在罗湖区“幸福老人”的摄影比赛中,上交两张人文照片,其中就有一张得了银奖,这个奖应奖给东乐社区党委和东乐社区老协,是东乐社区党委工作做的好,东乐老协工作配合的好,只是将他们工作场景中的一张照片拿出来参赛,就得了银奖,所以说这个银奖是东乐社区党委和东乐社区老协的。

故事二,她家先生的退休生活

孙大姐先生刘永和一退休,她就给他安排好了,到社区活动,发挥余热,做一个对社区有贡献的人。一是到深圳市老年大学去上课,与时俱进,接触新的知识。可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呀,喝点小酒、钓钓鱼、看看书、看看电视旅旅游,打打麻将上上微信,多惬意呀,因此对孙大姐的安排十万分的不愿意,但他不敢违背她的意思呀,这么多年,他让她都让习惯了。还是乖乖的去老年大学报名,学习诗词,这是他中学时的爱好,现天天在家里有空就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这样在好几本诗刊上发表诗作。在老年大学担任两个班的班长,任乐群老协的通讯员。二是他来到社区,到舞蹈二队学跳舞,二队就他一个男的,大家都叫他党代表,现熟悉了,开始亲切的叫刘哥。他在这个舞台上的几次表演后,跳得越来越好,可有人笑他,天天跟一帮老娘们玩,有意思吗!他只能笑笑,因他不敢不跟老娘们跳舞呀,因为他怕孙大姐生气,慢慢地他现在也习惯了这种生活规律和生活方式,也很享受偶尔成绩取得的成就感;三是他对孙大姐的工作和大力支持,对她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孙大姐出去做义工,他尽可能的跟着一起去,替她背相机三角架,顺便替她录像,尤其是每年7月到8月份,罗湖区文化馆群星协会承办的民族舞、广场舞下社区设点公益培训,她们就得顶着太阳去每个点去拍摄和录像,他经常陪她一起去,给义工之行的大力支持。今年这项义工工作又开始了,他又得陪着去各个培训点了。

老了,退休了,二人世界才真正地来到生活中,她们夫妇共出共进,享受生活,享受自己为社区能力所能及发挥余热的幸福,她们觉得:自己付出多少,生活就回馈多少幸福。有句话说,有得就有失。说的很对呀,因为她们把自己退休后的时间和精力全放在了社区和做义工上,因此失去外出旅游,到国外亲戚家每年可住上半年的生活机会,失去了自己喜欢创作的安静生活,失去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自由……不少人都说,退休了还要那么拼命做义工,图什么呀!但孙大姐可以自豪的告诉大家一句话,因为被人所需要,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