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轻语时光留痕之74——终于按部就班了
5月9日,弟弟完成照顾老爸的重任,背着简单的行李回家了。他跟老爸一起下楼,说要跟那些老人家打个招呼。
平时,楼下都有很多坐着轮椅的九旬老人,围在一起开“轮椅大会”,一个月下来,弟弟跟他们混得很熟。
我家姐弟四个,我俩分属两头,我最大,他最小。平时,家里有哥哥姐姐撑着,他不怎么沾边。但是一旦家里有事,只要需要他,他立刻责无旁贷,全力以赴。
他的生活习惯很好,家务做得比我强。他自己和老爸的衣服随脱随洗,而且都是手洗。坐个小板凳,一件一件搓得干干净净。
每次炒好菜,厨房也随手收拾干净,一点不拖泥带水。吃完饭,洗了碗擦灶台、擦地,晚上还要把垃圾收拾好,当即送下楼,绝对不能放门口等第二天。下楼扔垃圾,顺便买菜。
吃水果都是他一半,我一半,分着吃。每天烧开水灌满暖瓶,茶壶泡上茶。
我外出跑马拉松的时候,还要帮我照顾两只猫。
“你老婆把你培养得不错。”我真心赞道。他说,“不行,这她还看不上呢。”他老婆我弟妹做家务更仔细,那真叫一个精益求精,把家里搞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不知不觉一个月就过去了。“是不是每天度日如年?”我逗他。他点头说“嗯。”“是不是每天盼着小张快点回来?”他说“嗯”。
小张是照顾老爸的阿姨。之前小张短暂休息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照顾老爸,就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天天数手指算她回来的日子。这次我没数日子,因为有弟弟撑着。
送弟弟到电梯门口,竟然有点不舍得。自从各自成家以来,这是我们姐弟朝夕相处最久的一次。小时候,他可是我的跟屁虫,我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有时想独自出去玩,需要悄悄溜走才能“甩掉”他。
记得1984年2月我离开北京的那天,他和爸妈到火车站送我,爸妈都站在车窗前,他却远远地站在立柱后面,偷偷看我。那时混沌无知的我,没有想到给他一个拥抱。而今天,本来想抱一抱他,他背着双肩包,手里还提一个袋子,我就打消了念头,或者还是无法言说的含蓄,让我不能说出“抱抱”这句话吧。
这一点,好友艳艳做得特别好。每次见面,分别时,她都说:“来,抱抱杨姐。”偶尔跟她儿子在一起,她也会对儿子说:“儿子,抱抱杨阿姨。”她的儿子就会很大方地拥抱我。艳艳不仅用溢美之言在朋友之间营造正向氛围,也用肢体语言给予朋友温暖和友爱。我一直想效法她的做法,却做不来。
弟弟回自己的家,休息两天,也要开始跑步了,虽然在这边照顾老爸很辛苦,但吃得好,吃得多,他长胖了一些,他自己都说“有点溜光水滑的。”
我跟他说,以后姐弟两个一起跑马拉松,他点头说“嗯”。
阿姨回来,老爸可开心了。不到9点,就自己主动换下睡衣,穿上蓝色牛仔裤,白绿条格的上衣,戴上蓝色的帽子,出门散步。牛仔裤是那种宽松柔软质地的,上衣的体恤本来没有口袋,老爸特意带阿姨去裁缝铺,把每件上衣都缝上了口袋,以便他装纸巾。
阿姨回来,一切都按部就班,老爸开心,我们也相对轻松一些。
但是也有不按部就班的,一是猫咪嘉宝,这几天发现他的脖子长了一圈小疙瘩,上网查,说是可能真菌感染,赶快下单买了药,希望药到病除。看他抓耳挠腮,一定很不舒服,很心疼,盼着药物快点投递带家。
二是猫咪元宝,刚才吐了。不知是吃多了,还是吃得不合适。今早给它用鸡肉冻干泡水,可能是那鸡肉冻干不太好,一沾水就像面粉一样。元宝不喜欢吃湿粮,为了让他的食物多样化,把他养胖点,这几天开始给他制作湿粮,之前泡的是鸭肉粒,他喜欢吃。昨天鸭肉粒吃完了,今早用的是鸡肉粒,结果就吐了。
之所以为俩猫揪心,是因为我下午要出发去怀宁,跑11日的怀宁马拉松。出门三天,无法照看猫咪。
此刻的深圳狂风大作,据说是受飑线天气影响,希望不要影响火车的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