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岁月轻语时光留痕之64——驭“保”马跑京畿之门(中)

日期: 2025-04-23 19:19:45  杨纪欧     来源:

            保定马拉松的成绩证书和照片都打印出来了,拿给老爸看,他戴上老花镜,对着证书研究了半天,估计是想看到排名第一的文字吧。

照片选的是拿着一枝花的那张。我举着花,对着镜头,美美地笑,心中的满足溢于言表。花儿是围观人群中一个小男孩送的。

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一起,女孩的小手里攥着一把小野花,小男孩只有一枝,枝上有三个分杈,每个分杈上都有两朵粉莹莹的小紫花。小男孩把花举到我面前,对我喊加油,我一把接了过去。小男孩和小女孩笑了,我也笑了,笑了十几公里,见到摄影师就举着花儿跑过去,示意摄影师把我和花儿拍在一起。

c3cd492ddc1f18a3ae8e17ccd06a1bf7.jpg

 

摄影师秒懂,镜头对准我。拍是拍到了,只可惜花有点小,必须仔细辨认,才能看到我手中那小小的花枝,花枝上小小的花朵。但是,我笑容里的甜蜜,却是肉眼可见。

本来想一直拿着花跑到终点,到终点再郑重其事地与花自拍。可是花蔫了,离开了生它养它的土地,花儿有点不情愿。再加上天气热,被我的手指握住就更加热不堪言。

看着原本水灵灵的小花逐渐蔫头耷脑,于心不忍,拿着它跑了十几公里后,最终还是把它扔到了田地里。遇到土地,它应该能活下来吧。

这是保定马拉松赛道上发生的小插曲,也因此有了一张值得珍藏的照片,一段值得记住的记忆。

7b229d558a832302f919b7a63a28ea38.jpg

 

马拉松期间,保定这座古城我所到过的地方,除了槐花,没看到什么花在开。槐花开在古莲花池,空气中有淡淡的槐花香。我和好友高山仰望槐花,说着各自小时候吃槐花的那些往事。

这次保定马拉松,纯粹是以跑马的名义看朋友。朋友高山是在QQ空间通过文字认识的。那时候,工作之余,高山喜欢开车,带着他的小狗球球到处游玩,看到好山好水好风光,就拍照,拍下的照片发给我,我就配上文字发表在我的QQ空间。

那时,我每天一篇日记坚持写了10年,他提供了许多的图片和灵感。我们就这样图文并茂地在QQ空间交流了许多年。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2009年的7月,我们一家自驾游路过保定,到了白洋淀。他和太太在白洋淀大门口等了我们许久,把嫂子累得躺在门口的长椅上睡着了。那一情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

三年疫情期间,有些药品买不到,考虑到家中有二老,向高山求助,他当即快递了一大包各种紧俏药品。老爸中风后,身体有个什么疑难困惑,总是第一时间向他咨询。这么多年,我们有事才联系,且长话短说,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客套。近20年下来,熟稔得跟分隔两地的兄弟姐妹一样。

237e96b5f1b49dcdef67c8d715eba952.jpg

 

这次借跑马之由,辗转石家庄到保定,是我们的第二次见面。一见面就亲如家人,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和不自在。他带我吃保定的美食——牛肉和白肉罩饼、素颜的鱼香肉丝,还有芝麻炸辣椒。开着车带我在老城区观光,寻找当年四方形的古城遗址,仰望那一段侥幸保留下来的古城墙。他说,古莲花池一定要去看看,那里几经变迁,从私人宅邸,到知府衙署,到皇帝行宫,再到现在的游览胜地,古味犹存,必须走一趟。

其实,对古莲花池并不陌生,早年在他拍摄的照片中多次看到。他家原来就住在莲花池的附近,他有空没空总要到园里走一走,尤其夏天,看看荷花,听听鸟鸣,我也因此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那石拱小桥,那亭台,尤其水中的倒影,是多么熟悉,只是没有荷花的簇拥。高山指挥我或站或坐,拍摄我与拱桥亭台的合影。我配合着他,把自己幻化成一朵荷花,摇曳在莲花池古往今来的故事里。

f29cf718d744638cf391311e5c8b239b.jpg

 

古莲花池里有一棵100年的沙枣树,这种生长在西北的树,不知何故来到了保定。背井离乡中,竟然倔强地生存了100年,尽管已经东倒西歪,被石柱强力支撑着,但它依然眷恋着生命,遒劲的粗干上,又长出了密密匝匝的新芽。我和高山同时感叹,老树发新芽!我对准这些新芽,与附近飞檐上的小兽一起,留在了画框里。相信几年后我再来,这些新芽已经长成了茁壮的枝杈。

  两棵高大的槐树,就长在直隶图书馆的门前,一边一棵,像两个高大的卫士,守护着图书馆。那甜甜的槐花香,也有书香暗沉。

 bd41fc07bb35f749ea4f7957aa6350e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