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轻语时光留痕之60——奶奶加油
4月16日,下午去发廊染发。既然要见多年好友,就尽量新鲜靓丽一点吧。平时都是自己在家随便染,染完洗两次头,白发又堂而皇之地出现了,所以这次决定去发廊。
已经很久没进过发廊了,刚一推门进去,里面的小哥就问,“拿号了吗?”嗯?我一愣,不知什么意思,这里不是政府办事大厅,也不是银行,要拿什么号?
原来发廊也改制了,无论是洗吹剪,还是烫染拉,都要先扫描二维码拿号。当然,也可以网上预约。看来,我正走在落伍的路上。
师傅细心帮我上色,努力为我遮挡白发。我的心思回到4月13日的咸宁马拉松赛道:当我与一个5、6岁的小男孩击掌时,男孩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深情地说,“奶奶,加油!”我笑了,笑得花枝乱颤,差点乱了步伐。那谁不是说,“只有在赛道上,才有人管我们叫小姐姐。”我当时是附和这种说法的,结果被劈头打脸了。
小孩子的眼光是独到的。就算带了帽子和墨镜,还有脖子上捂得严实的汗巾,也遮挡不住岁月的随意雕刻。染个发,就能让自己年轻起来吗,不过是自娱自乐而已。
4月13日跑咸宁马拉松,穿的是侄女送的那双绿色跑鞋。波波脆的绿鞋穿在脚上,自觉很年轻。冲过终点以后,一位年轻的女跑手走在我身边,说,你的鞋子真好看,我在赛道上就看到了。是耐克的吧?多少钱买的?我告诉她价格,并说,这是去年底买的,现在应该降价了。我看着她年轻的脸庞,纤细修长的身材,估计她很能跑,这鞋适合她。她穿上绿鞋跑马,仿佛把翠绿的春天穿在脚上,恰被春风加持,那一定如虎添翼。
11日出发那天的早晨,照例去公园跑步喂猫。主要是喂猫,不忍心让它们一连几天空等。给玳安娜和小机灵的投喂点多放了一些猫粮,至少可以吃两天。这个投喂点原本是黄宝的,黄宝为玳安娜和小机灵带来了稳定的保障。
与玳安娜已经达成默契,它原本在另外的地方等食,那个地方是一大片草地,每天都有人在那里放风筝,纸鸢在空中漫游,大大小小的鸟在草地成群地觅食。它们互换了位置。
草地上散落几棵大树,大树开着黄花,落花铺满树下,形成一个巨大的圆。玳安娜并不拦路截食,只是静静卧在树下,卧在那个圆里,离两边的人行道都有一定距离。它不急不躁,支棱着两只耳朵,静静等待有缘人。只是,它身上的杂色与树干颜色差不多,走过路过的人不留意看,很难看到它。但在投喂者的眼里,看什么都像猫,只要有猫在,一般都逃不过投喂者那“鹰”一般的眼光。
在树下投喂过玳安娜一段时间后,它现在已经知道随我来到黄宝的那个投喂点。
跑完步喂完猫,回家吃过早餐,陪老爸在楼下放风。这个小区高龄老人很多,或者说,整个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现象,在这个小区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这天上午与老爸在一起的老人,一位85岁,一位92岁。92岁的是位老太太,她行动最敏捷,每天去公园散步,独居,生活自理。因为没牙,每天给自己做流食。她教两位男生做保健操,拉着他们的手,认真地点着手上的穴位,告诉他们这些穴位分管的心肝肾肺脾等器官。“这些一定要通,没事就这样按按按。”“人是经络做的,经络不通,就不能跑路了。你看我,92岁了,还能跑路。”她边说边原地跑动。她虽然没牙了,而且精瘦,但脸上、手上没什么老人斑。她搓着自己的脸,给老爸做示范,让老爸也跟着做。
执勤的保安员看着老爸对我说,“大叔今年的状态很好,走路也比去年走得长,去年走一小段就要坐下休息。”是的,今年老爸走路明显有力气,也稳当多了。因为他有一个心愿,想回东北老家看看。人有目标,就有心力。有了心力,就能让身体也跟着强壮起来。
从深圳去东北,对于一位中过风,留下后遗症的老人来说,谈何容易。为了达到目的,老爸有意识地在加强锻炼,让自己强壮起来。只有行动自如,才能目标达成。这个道理,老爸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