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轻语时光留痕之51——落枕跑马的体验
可能睡得太多,扭伤了脖子——俗话说落枕。
3月28日,下午4点,乘绿皮火车前往浙江嘉兴。一进入车厢,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放倒在床上。虽然中间多次醒来,但还是睡到了第二天的6点半,可见我是多么缺觉。
自从3月7日救助流浪猫黄宝,它做手术、住院一周,在家隔离一周,解除隔离到28日我出发前,我都是忧心忡忡,焦虑不堪。它是否能痊愈?病毒感染是否能转阴?能不能说服老爸收养它?它能不能与原住民嘉宝磨合融洽?它身上携带的病毒到底会不会传染给嘉宝?每天这些问题都缠绕着我,让我透不过气来。
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儿子那边又传来消息,他要去上海工作,他帮忙代养的狸花猫陆由需要安排妥当。真是雪上加霜,我四处找领养,但是一时半会哪里能找得到?陆由的去留就成了燃眉之急。
所以,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情连在一起,让我心情异常沉重,吃不好睡不好,导致精神涣散,体力不支。在赛道上,双腿沉重如灌铅。
再加上比赛前一晚没睡好,同伴整晚磨牙。那种咬牙切齿,就像有人不停地挠玻璃一样,抓心挠肝的让人无法入睡。比赛结束后,同伴问我是不是因为她磨牙而睡不着,我老实说是,她说,“我没感觉呀,我很快就睡着了。我先生打呼噜更响,我照样睡。”好吧,是我缺乏锻炼,毕竟10年没听老公打呼噜了。
落枕跑马的体验很特别,也算是第一次吧。落枕的是右边脖子和肩膀,所以,无法转头,只能伸着脖子,像小鸡啄米一样,低头跑。
跑动的过程中,稍微哪个动作没做好,或者落脚不合适,就会引起脖子和肩膀的疼痛。而右腿和右眼都受到了牵连,右腿时不时酸软一下,让我胆战心惊,生怕右腿抽筋。还好,几公里以后,这种现象逐渐消失。
但是,右眼出现了问题,竟然迎风有泪,眼睛里像蒙了一层薄纱,擦也擦不掉。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跑马10年,赛道上什么样的风雨没经历过,从来没有迎风落泪。看来也是落枕惹的祸。
这样也好,让我更专注脚下的路,折返时也不敢看对面的人潮。2万人的赛道,乌央乌央都是人,迅猛地跑来,又飞快地跑去,谁的脸也看不清。
整理照片时,看到一组镜头,让我感动落泪,是被摄影师营造的气氛感动的。那是最后几公里,我跑向围观群众,与那些远远伸过来的大手小手一一击掌。从他们冰凉的手中汲取力量,也把我手上的温度传递给他们。
他们在寒风中用力为我们加油,我们怎能辜负?尤其那些小小的孩子,不畏春寒料峭,一站几个小时,为我们助威。他们将小手穿过栏杆,热切地伸向我们,就想要击一下掌,我们怎能熟视无睹地跑过去,对于他们热情的呐喊,怎能无动于衷?就算再累,我也愿意为他们放慢脚步。实际上并没有降速,因为击掌后,力量倍增,会跑得更起劲。
摄影师的构图很巧妙,截取了那一只只大手小手,还有我灿烂的笑容。他是懂我的。所以,我买下了一张原图,以答谢他的懂得。
我们跑过油菜花地,跑过一排排樱花树,还与疾驰的火车并驾齐驱。更有一个巧合,赛道竟然从我们入住的酒店前面经过。我们的酒店在那一方天地,是最高的。刚好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同伴,于是,把她的背影与酒店留在了镜头里。
而这家酒店也值得写上一笔,酒店为每位入住的运动员送上了一个参赛包,里面有水果有糕点还有拖鞋。感觉很温馨,很给力。
这次的赛事也主打一个高科技,机器人在领物现场与围观群众互动。赛道上,机器人做围观群众,为运动员呐喊助威。我从它面前跑过,突然想,以后机器人大批量生产,再有赛事,赛道上放一些机器人围观,不是省了很多安保人员吗?
嘉兴马拉松跑得有些辛苦,但还是在5个小时以内完赛,再辛苦也不能突破5小时的底线。4小时44分03秒,安全完赛第20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暨2025嘉兴马拉松。
回到酒店稍事休息,下午坐高铁从嘉兴赶到上海,再从上海坐动卧回深圳,第二天一早到家。
回家先把奖牌给老爸看,老爸说,又一块奖牌!是的,第85块全马奖牌,离百马还任重道远。
说也奇怪,跑完42公里,脖子不疼了,转头也不吃力了。睡了一夜,从上海回到家,落枕好了。
没有什么毛病,是一场马拉松不能解决的。
回到家,欣喜地看到,两只猫近距离地趴在同一张床上,他们已经开始接受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