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轻语时光留痕之05——跑厦去(下)
1月5日,按照前一天在厦门马拉松博览会上学来的能量补给策略,在出门之前,吃了一根能量胶,身上还带了5根。那时是7点20分。我是第五枪,8点起跑。
住处离起点几百米,不用存包。所以,我和范范不用那么早出门。
范范在G区,她是带着目标来的,一心要跑个3小时40分。虽然厦门赛道谁都知道不好跑,不容易PB,但依然有很多人盼望在这条白金赛道上跑出好成绩。
这是我连续第9年跑厦门马拉松,第一次是2017年,那也是我人生中的第3场全马,没什么耐力和体力,更谈不上经验,就是一个死磕,凭借顽强的毅力,跑了5小时22分33秒。所以,厦马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它沿途的风景,也不是热情的赛道气氛和丰富的补给,而是那起起伏伏的难以拿“厦”。
9年的厦马,最好成绩是2018年的1月7日,在大雨中完赛,4小时18分12秒,至今没有超越。那场马拉松,我印象深刻的,是跑在演武大桥上,海上的风,夹杂着大雨,从四面八方扑来,躲无处躲,藏无处藏,那真叫一个冷。
2025年呢,这第九个年头,能跑个好成绩吗?我问自己。今年我是候补中签的,不知是不是我给组委会写了申述信起了作用?信中深切表达了对跑厦去的渴望,对永久号码牌的渴望。我决定好好跑,要对得起这来之不易的厦马名额。
今年厦马3.5万人的规模,尽管分了6枪起跑,人还是多。尤其我所在的K区,7千人,一开始的几公里根本跑不开,我也就顺势而为,随着大家慢慢跑。
跑到9公里的时候,前方一片欢腾,原来第一集团军在警车的引领下,已经折返。几个黑人跑成一团,撩着大长腿,从我们眼前飞奔而去,据说他们打破了厦马的赛事记录。什么太阳晒啊,坡多呀,这些对于他们来说真不在话下,说拿下就拿下了。
对了,太阳对他们是眷顾的,是愿意让他们为厦马创造记录的。他们完赛的时候,太阳可能还没出来。只是在8点多的时候露了一下小脸,看到环岛路上万马奔腾,它走开了。在我们折返的时候,太阳不知想到了什么,再次出现,这次就毫不客气了,对着我们狂晒。我们一路背着、抱着、顶着大太阳跑了20多公里。
我倒是没觉得太阳晒有多么艰难,在我的印象里,厦马赛道不晒才是不正常的。起跑没多久,我看到了跑友孙黎。她喜欢蓝色,穿着北京马拉松的蓝色参赛服,在一片白色的人潮中,很容易辨认。
厦马今年的参赛服是白色的,设计感不强,很普通,没什么亮点。
孙黎性急,嫌路窄人多,一路左冲右突,在人缝中轻快前行。我跟她跑了一段,发现不适合自己,果断放弃追赶,就按自己的节奏跑。
42公里赛道,按照学到的能量补给策略,每7、8公里吃一根能量胶和2颗盐丸,有时是4颗,视盐丸包里的数量而定。吃完就基本不再进补给站,一口气跑够7、8公里,再进行补给。这样果然少进补给站,节省时间。
但是,明净寺前面的私补必须要停下来,要吃一杯热腾腾的米线糊。从出家人手中接过米线糊,慢慢地啜饮,大步地向前。这正好是一个上坡路段,不着急,先好好品尝米线糊。我回头张望,没有看到430的兔子。
20公里折返时,我看到430的兔子在我后面,大概相距2公里左右。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跑赢430兔子,跑进4小时30分。
没看到后面头戴气球的官方领跑员,却看到了前方的摄影师,他正举着大炮筒瞄准点射。我朝他举起杯子,致敬他的辛苦守候。没想到,后面的跑友正好展开他手中的红星红旗,于是,机智的摄影师借助五星红旗为背景,给我来了一张特写。那灿烂的笑容,被后面的红色,和自己身上的红色上衣,映衬得红彤彤的。正好应了我给自己这场厦马设定的基调,穿红色衣服参赛,好好跑,为这一年的赛事来个“开门红”!
慢慢喝完一杯米线糊,后来好像还吃了一片酱牛肉,沿途的私补很丰富。赛后看朋友圈,许多跑友说吃了这个吃那个,我倒是没特别留意,因为心中有目标。只要430兔子不超过我,我就拿下赛道了。
轻松前行,不疾不徐,时而看一下赛道风景,眺望一下海面上的波光粼粼,打量几眼海边的雕塑,体会着双腿的轻快,心里感谢着推拿师的专业手法。
出发的前一天,也就是1月3日,我去做了推拿,全身放松,尤其是双腿和双胯,用推拿师董医生的话说,凡是跑步需要发力的地方,他都给放松了。
有了推拿师的加持,从去年年底的南山半马到汕头马拉松,再到这场厦马,真正感受到了双腿经过放松以后带来的好处。跑动的过程中,从头到脚包括腰部,没有任何不适,且明显轻盈。
一路上,我不断寻找着在盘锦马拉松认识的跑友玉波,希望与他在赛道上偶遇。但是,没看到他的身影。那就下一场再见。
最后,430兔子果然没有超过我,我以4小时25分拿下了2025年的第一场赛事,来了个开门红,预示着这一年将好好地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