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话闲时之257——相聚二三事
年底了,各种聚会也多了。我跟艳艳的聚会也上升了一个层次,不再局限于剧场、影院、餐厅、公园绿道或者马拉松赛道,我们还发展到登堂入室,到各自的家中。
12月23日,圣诞节前夕,艳艳邀请我去她家,吃她做的菜,喝她煲的汤,然后两人一起去影院看电影。
在我的印象里,美丽如花、娇妍如兰的她,怎么会下厨,怎么能与人间烟火混为一谈?她那多肉的小手,应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才是啊。她怎么可能会做菜?
我看错了,她的厨艺好极了,一条石斑鱼蒸得恰到好处,鲜嫩可口。还是蒸茄子、炒青菜和萝卜棒骨汤。
最让我吃惊的,倒不是家里干干净净,纤尘不染,而是那满墙、满书架、满桌的书籍。她有一摞书堆在桌上,近百本,都是她今年看过的。她还保持着买纸质书的习惯,而且随身携带,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捧着一本书阅读。
她看的书很杂,文学的、心理学的、宗教的、瑜伽方面的,包括金刚经这些,她都可以读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那堆书籍的旁边,是她用书搭建的圣诞树,上面装饰着彩灯,还有两只小松鼠,亲眼看到这棵特别的圣诞树,让我对艳艳有了更多的喜爱。
吃完饭,我们骑车去影城看电影。她骑着小黄车,穿行在城市的宽街窄巷,各种车辆在她的身边川流不息,她稳稳地驾车前行,俨然是骑车高手。要知道,深圳的道路对骑行是很不友好的,甚至人行道都又窄又凹凸不平,没有两把刷子的人,是不敢在深圳骑车的。那样一位文雅漂亮的女子,那样丝滑顺畅地骑行,难以想象吧?
那天看的是什么电影?对了,《好东西》,主角是我一贯喜欢的宋佳。这部电影打破了国人一贯保持的羞耻,什么月经啊,湿了脱啊,举报啊等等,直接谈,敞开说,而且是当着未成年人,不再掖着藏着、躲躲闪闪、含糊其辞。本来嘛,比如月经,既然是生理课上都有的内容,为什么只能是女性之间私下里的嘀嘀咕咕,不能当着男生说呢。
其实,我能接受这一点,也是因为这几年跟年轻人一起工作,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谁随地可以公开说,我来大姨妈啦。最初看到年轻人这样说,我自己羞得都不敢抬头。后来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现在在大银幕上看到,也就见惯不怪了。
这部电影打破了很多禁忌,应该说,在大陆电影里是不多见的。
12月25日,有一个跑友的小聚会,7个人,赛道上的七仙女,生活中的快乐跑者。跑友柠檬叶提议大家各自展示一下自己跑了多少场马拉松,有点年终总结的味道。山茶花最多,已经91场,明年完成百马指日可待。然后是风梨,她的心气很高,一心要在明年尽早完成。我本来也是这样计划的,但是自从听了那位前专业运动员的话,我平复了自己的执念,本着顺其自然的原则,不刻意追求完成,能跑多少算多少。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山茶花的身上,她已经不吃肉两个多月了。并不是刻意,而是水到渠成。她咳嗽,很久不见好,去看医生,医生建议不要吃肉。于是,她谨遵医嘱,不吃肉。鸡肉、鸭肉、牛羊肉什么肉都不吃,渐渐的,咳嗽好了,她对肉也没了兴趣。她说“不吃肉挺好的。现在做饭特简单,节省了很多时间。”
我觉得挺惊奇,吃了半辈子的肉,说不吃就不吃了。我可不行,无肉不欢,一顿不吃,吃再多饭也没用,一会就饿,饿的时候想的都是各种肉。
7个人,坐在甜品店外面的阳光里,吃着姜撞奶,喝着凉白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天南地北地聊着天,时光就在我们中间慢慢流转。
这个下午,老爸去医院打吊瓶,阿姨陪着他。最近感冒的人很多,尤其老人。“你看,那还有一位97岁的。”给老爸听诊的医生指着隔壁床的一位病人,我们去的是私人诊所,阿姨说,去私人诊所虽然价格贵,但是打针效果好,病好得快。似乎有道理,前两天去了社康,吃了药却没见好转。
家里没人,静静写完这篇日记。看到小林的漫画——记录的意义,是让幸福可翻阅。
喜欢这句话,也为自己随手记录生活的点滴找到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