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传承好家风---深圳长者最美家庭---罗湖王新源家庭
百善孝为先 传承好家风
在罗湖笋岗街道湖景社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大家庭,男女双方的父母与自己的儿子女儿以及孙辈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双方的老人去世时都超过了90岁高龄,在世的也已年逾九旬。由于孝行突出,妻子钟梅兰2009年被评为罗湖区“十大孝亲敬老之星”,同年又被评为深圳市“十大孝亲敬老之星”。
这个家庭的男主人王新源2006年当选为罗湖区委第五届党代会代表;深圳市第四届党代会代表;2006年被评为深圳市 “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深圳市 “优秀共产党员”;多年来,数次被评为区和街道的“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他们的家庭被罗湖区妇联、笋岗街道办妇联授予“最美家庭”称号;同年被深圳市妇联评为“书香家庭”;2012年-2014年被评为深圳市“文明家庭”: 2016年被评为深圳市“长者最美家庭”。
目前,王新源是湖景社区党委副书记、支部书记,连任两届的湖景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夫妻恩爱家和睦 亲家三老同相处
王新源、钟梅兰夫妻俩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生人,夫妻日常主活中以“互信、互爱、互敬、互让” 这八个字为准则,结婚几十年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体现了夫妻的恩爱,也带来了家庭的和睦。最难得的是,这个家庭将三位亲家老人接到一起来伺候和照顾。在公公婆婆到来之前,他们两夫妇已经同岳父一起生活了近20年时间。钟梅兰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她父亲晚年却选择同王新源他们一起生活,是因为老人家认准了王新源、钟梅兰的孝亲敬老之心的真诚。岳父晚年罹患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两夫妇给他喂饭、擦洗毫无怨言。岳父流着泪对王新源说:“有你这么好的女婿,我感到十分高兴,一切也放心了!”。岳父94岁高龄时方因病离逝。岳父去世的前几年,王新源的父亲、母亲也搬來同他们一起居住和生活。他们对岳父、家公、家婆一视同仁,任何情况下都不给长辈们难看的脸色,用无微不至的关爱,使三位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孝亲敬老是一个家庭的基石。钟梅兰同公公、婆婆的关系亲密无间,她将公婆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去关心、体贴。公婆搬来一起住以后,婆婆患病不能下床,生活无法自理。钟梅兰担负起照顾婆婆的全责,天天给婆婆擦身、倒屎倒尿、换洗肮脏衣物,亲如儿女。有重男轻女想法的婆婆在弥留之际深情地对王新源说:“这是个好媳妇,儿子你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抛弃她!”。同时,她将几十年节约下来的二万多元钱连同手提袋一起交给儿媳钟梅兰。这是一个母亲无言的信任!当时,钟梅兰泪流满面。
王新源这个家庭的孝亲敬老之心在宗亲大家庭中也得到了体现。30多年来,他们对患病和家庭生活经济困难的宗亲人员,都力所能及地给予经济上资助和帮助,帮他们度过难关。他们俩先后为宗亲大家庭40多人排忧解难,家里经常有宗亲、朋友前来深圳走动、小住,两夫妇都以礼相待,得到乡亲们的共同赞誉。
如今王新源的父亲已是90岁耄耋老人,三位亲家老人目前只剩下他一人健在,王新源、钟梅兰一如既往地关爱照顾他。这位老人是离休干部、中共党员,王新源的孝亲敬老优良传统,无疑也得益于老父亲的薪火相传。
言传身教显美德 言行风范立标杆
王新源是一位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在平凡的社会活动中,无不展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言行和风范。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为建设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捐款达30多万元,用于造桥、修路、建校、架设农村照明路灯等。
1992年,他响应北京青少年基金会建设“希望工程”的号召,资助大别山区安徽省绩溪县板头桥乡一个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从小学四年级到中专师范毕业的全部学杂费用长达九年之久。该孩子师范毕业后,家庭有了正常的收入,生活得到了改善,他的资助才停止了。
在国家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刻,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中,王新源都主动积极捐款捐物。两夫妇也热心参与社区公益事业的开展,关心和支持小区公益活动,特别是对老年活动室的付出。
老年活动室经费少,他们便经常主动出钱给活动室购买纸巾、一次性水杯、垃圾袋、茶叶,连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两夫妇也主动承担了起来。
2017年,王新源先后两次在路上遇到儿童离家走失,他总是耐心地问出小朋友家里的电话及父母亲电话,然后自付车费打车把小朋友送回家。他家的房子在一楼,经常遇到私人的车辆要加水或者洗刷东西等,用水很不方便。他们便主动在室外安装了水龙头、水管,自掏水费给过往的私人车辆提供方便。此举已经坚持十多年时间,得到路人们的高度赞扬。
王新源、钟梅兰家的好传统代代相传:遵纪守法、诚实做人、友善处事、关爱他人这些精神风貌,在下一辈人身上得到了体现。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积极上进,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女儿结婚成家后,公婆在河北,没有住在一起。但每年女儿都请公婆来深圳居住一些日子,节日生日给公婆寄去礼品,每周都要电话问候他们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和谐,传承和发扬了王新源、钟梅兰的好家风。
点评:两夫妇同时照顾公婆岳父三个人,同时还要做好党委副书记、支部书记、居委会副主任等琐碎工作,还要积极帮助宗亲大家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到了极致。